7月16日,湖北省气象台发布首个省级高温红色预警,随州地区实测气温突破45℃。当城市在热浪中按下“暂停键”,随州国能龙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随州公司)的输煤运行班组却以“加速键”回应——单日卸煤17703.35吨的历史性突破,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电厂单日进煤量纪录,更成为自2024年6月电厂专用线开通运营以来的最高水平。当日7300吨的上煤量,更是为“迎峰度夏”注入一剂强心针。这是随州公司的同事们用汗水浇筑的能源保供丰碑,更是“亮剑精神”在酷暑中的璀璨绽放。
钢铁丛林中的“高温战士”
与时间赛跑的“指挥官”--张益儒,作为安生部负责人,他的调度表精确到分钟:“每节车皮接卸必须5分钟以内完成,超时就要复盘。”烈日下,他手持对讲机穿梭于翻车机与煤场之间,安全帽下的脸庞被煤灰覆盖,唯有沙哑的嗓音和坚定的手势传递着指令。在如此温度下完成单日350节车
皮的接卸任务,他带领的“亮剑青年突击队”将翻车效率提升30%,创下单日接卸量新纪录。
60℃地表的“测温专家”--王银宝,“翻车机轴承温度82℃,需立即降温!”他手持红外测温仪,在煤场地表超60℃的环境中反复巡检。他的工作服每日湿透又晒干三次,后背凝结的盐渍形成一幅“地图”。面对同事劝他休息的提议,他摆摆手:“设备‘中暑’了可比人危险。”
钢铁设备上的“外科医生”--肖科和程思迪,趴在烫手的钢板上,翻车机前端的“夹轮器”传感器因高温信号异常,他们无惧高温用双手按压传感器来调整信号,汗水滴落在钢铁上瞬间蒸发,他们却笑着说:“这是给设备做‘退烧手术’。”
数字背后的“硬核密码”
6月以来由党员干部组建的“战鼓攻坚队”带头承包了最艰苦的任务。不管是凌晨3点的煤场还是午间12点铁路线,探照灯与烈日下他们的身影与翻车机融为一体,完成电煤专列接卸任务。
随州公司输煤运行班组也努力创新提升卸煤效率采用“动态堆煤算法”,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控煤堆温度,避免高温自燃;同时引入自动化喷淋系统,将煤尘浓度控制在国标1/3以下。
与此同时,随州公司工会一线配备冰镇盐汽水、人丹、藿香正气水,并在交接班室设置“急救冰桶”。程思迪在工作日志中写道:“喝到冰水那一刻,觉得还能再战三百车皮。”
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,他们创造了多个纪录:4.2分钟/车皮:超越行业标准的“随州速度”;17703.35吨煤:相当于为电网提供26小时持续调峰能力。(按单区域150万千瓦负荷计)
“纪录是用来打破的,而责任永远扛在肩上。”随州公司输煤运行班组的故事,是千万能源保供者的缩影。他们用钢铁意志在45℃高温中筑起民生用电的基石,更用亮剑精神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担当。
版权所有: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
建议使用Firefox、Chrome、IE(IE9以上版本)浏览器,1280*768分辨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