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“双碳”目标引领的能源革命浪潮中,有这样一支队伍,他们以“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”伟大号召为指引,在绿色发展的征程上披荆斩棘、奋勇前行。科环集团龙源环保所属南京龙源,就是这支充满活力与担当的先锋团队。2024年以来,他们一路“狂飙”,斩获龙源环保先进集体、奖励基金一等奖、安全环保先进单位、工程金牌团队、科技研发金牌项目团队、市场开拓金牌项目团队多项殊荣,交出了一份党建铸魂有力度、产业突围有精度、绿色发展有温度的“赶考”答卷。
旗帜领航 党建赋能
南京龙源党委始终将政治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“定盘星”,通过“第一议题”学深战略、以党委会前置等决策机制把准方向,将党的领导贯穿企业治理全链条。面对行业变革,党委班子带头攻坚,集中优势资源,全力推进池州、铜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。
在铜陵东湖一期(110MW)渔光互补光伏项目,公司以党员责任区模式攻克施工难关,以“关键岗位有党员、技术攻关见党员”的实干作风,让党旗在项目现场高高飘扬。
面对工期紧、任务重、难度高的多重挑战,李队长鼓励大家:“党员不言难,再难也要啃下!”他们创新采用新型浮体技术,反复试验后“啃”下了这块“硬骨头”。5月28日,铜陵东湖渔光互补项目成功并网,实现了“上可发电、下可养殖”的一地两用模式,为绿色能源与生态农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成功范例。从项目开工建设到顺利成功并网发电,仅用88天便并网发电,获业主高度赞扬。
8月,国能神皖池州发电二期扩建项目烟气脱硫系统工程现场,高温雨季交织,施工难题不断,南京龙源“党员攻坚队”迅速集结。老党员陈工面对脱硫系统调试的复杂参数,目光坚毅:“越是关键时刻,党员越要冲锋在前,参数不稳隐患大!”他带领队员日夜钻研、攻克难题,调试期间“日调度、周复盘”。最终,3号机组试运行成绩优异,脱硫效率稳定在99.25%以上。8月21日,池州项目3号机组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,为项目整体投产奠定坚实基础。
图为铜陵东湖一期(110MW)渔光互补光伏项目
创新驱动 技术引领
南京龙源积极布局,前期深入调研各地光照资源、土地条件及政策环境,精心筹备投标文件。凭借技术优势与合理报价,先后中标中卫二期 200 万千瓦复合项目、广东清远英德横石塘农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以及博湖县60万千瓦光伏项目第一标段,共计3个光伏EPC项目,总装机容量达650MW,在光伏领域亮出了自己的品牌。
在膜技术研发的道路上,公司持续加大膜技术研发投入,不断优化产品性能,膜技术产品占据集团电力板块90%市场,通过中国品牌日、服贸会等高端平台全方位展示产品优势,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。
不仅如此,南京龙源还积极拓展新领域,生物天然气、生物甲醇等项目正如火如荼地推进。在平罗电厂煤电低碳改造项目中,创新实现沼气掺烧技术应用,为传统能源绿色转型提供新路径。
创新始终是南京龙源公司破局突围的“金钥匙”。2024年,公司以硬实力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全年新申请专利21项。更令人振奋的是,“抗污染反渗透膜组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”“畜禽粪污高效清洁转化高值利用技术及应用”先后获评国际先进;“水处理抗污染反渗透膜组件”获得副省级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优秀产品称号,让“龙源智造”成为绿色转型的代名词。
图为东营分公司澳亚牧业沼气发电项目
安环筑基 体系护航
安全环保的“铜墙铁壁”同样离不开全员攻坚。公司构建起“排查-治理-提升”闭环管理体系,通过“百日攻坚”“五零行动”实现安全检查全覆盖,有效提升安全管理能力。
在广东清远英德横石塘农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现场,无人机巡检成为安全生产的“千里眼”,提升隐患排查效率。而在石嘴山中水改造项目中,智能监控系统则构建起环保风险的“防火墙”,实时预警设备异常,让环保风险无处遁形。
此外,公司组织完成了12项职业健康制度、8项安全环保制度和7项质量管理制度修订、宣贯,开展“质量月”、QC小组等活动,落实龙源环保质量“六个零”管理目标。2024年,公司获评龙源环保“安全环保先进单位”,项目安全标准化水平位居前列,以“红色动能”筑牢绿色发展基石。
图为萨嘎龙源光储电站光伏区
从西北大漠到青藏高原,从技术攻坚到市场开拓,南京龙源以实干为笔、创新为墨,在绿色发展之路上稳步迈进,收获了累累硕果。面向未来,公司将始终践行“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”伟大号召,坚持旗帜领航、干在实处、走在前列,以“闯”的精神、“创”的劲头、“干”的作风,建设“四新”企业,在环保领域续写精彩篇章。
版权所有: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
建议使用Firefox、Chrome、IE(IE9以上版本)浏览器,1280*768分辨率